今天中午發神經跑到台北君悅飯店三樓的「彩‧日本料理」解饞,實在是因為日本行回來,吃了幾天家常菜後突然強烈想再吃吃生鮮類的食材,當然啦,這跟它最近午餐特價也有關(週一至週四中午自助餐,NTD$1100→680),只是吃完之後,心裡還是一陣空虛,沒有完全被滿足到...
這次日本行,開始的幾天簡直是可樂餅之旅,在神戶的那三天買了不下五、六次的可樂餅,每天都有可樂餅當宵夜的結果是連最愛吃炸物的我都在第四天早上把前晚剩的半個可樂餅丟到垃圾桶...
第四天從神戶直衝札幌的過程中,在仙台停了一下就是為了吃牛舌,感覺比去年那次還滿意,這就留給另一篇食記來說明,重點是到北海道後,我從可樂餅地獄被移到生鮮壽司地獄...
先列一下那幾天中跟生鮮或是壽司相關的飲食:
08/03 晚餐 札幌麒麟啤酒園:螃蟹食放題4200Y/人
08/04 晚餐 小樽旭壽司:特上壽司(3150Y)、北海散壽司丼(2100Y)
08/04 晚餐 小樽魚真:特上壽司(1700Y)、螃蟹雜炊(650Y)
08/06 早餐 函館朝市:朝市二站裡的迷你散壽司丼(500Y)
08/06 午餐 函館朝市:橫丁裡的IKURA亭,14xx的螃蟹魚子丼加天婦羅套餐(1470Y)、蝦、干貝、墨魚刺身套餐(1050Y)
08/06 晚餐 函館函太郎:迴轉壽司,點了17盤(4260Y)
08/07 早餐 函館朝市:KIKUYO食堂的巴丼(1480Y)、IKURA亭套餐(1350Y)
08/07 晚餐 仙台:元祿迴轉壽司(全國連鎖店,2413Y)
08/09 晚餐 京都:MUSASHI迴轉壽司(京都連鎖店,1020Y)
08/10 午餐 京都:傳七,握壽司套餐(忘了,800Y左右),串炸套餐跟單點
08/12 午餐 大阪:螃蟹道樂,宗谷套餐(3990Y)、迷你會席(2500Y)
札幌麒麟啤酒園的螃蟹食放題沒什好說的,儘管去之前充滿期待,但真正吃到後,覺得應該多賺點錢吃等級比較高的螃蟹,這邊只能說是吃粗飽而已。
重點當然在小樽,去年自己一個人來時吃了政壽司,滋味不錯,今年則是準備要試試烤焦麵包跟網路上都大力推薦的「魚真」,據說號稱是平價又美味。
在帶著老婆把小樽簡單逛了一遍後,有備而來的我很快就找到了魚真,這條路果然像是只有在地人會來的地方,我們在七點整推開了魚真的拉門...
有沒搞錯啊,相對於冷清的街景,竟然裡面是滿座,而且還有三組以上約十個人排隊,好吧,先排吧,在排的過程中陸續有兩組人到了我們後面,離我最近的那桌在此時上了「魚真燒」,據烤焦麵包一書描述是把起士、海膽放在馬鈴薯塊上的鐵板料理,雖然不懂日文,但畢竟台灣這幾年日劇播多了,略為能猜到一點點,只聽到那桌長的像女兒的夾了一塊給像老爸的人,而且說據說很好吃,老爸吃了以後嘟嚷著說沒這有什麼好吃的...(以上是邊聽邊猜,不保證對)
等了快廿分,隊伍完全沒有移動的跡象,我跟老婆商量說算了吧,乾脆先到剛剛經過的壽司屋通找一家吃,晚點再來看看。
↑上面這兩張是櫥窗模型
所以一走就走到壽司屋通的旭壽司啦,因為之前也做過功課知道旭壽司也是名店之一,所以在門口看看食物模型確定想吃的東西後就進去了,很快地媽媽桑幫我們送上熱抹茶,我點了一個特上旭壽司(3150Y),老婆則是點了北海散壽司丼(2100Y)。
先要稱讚的,是旭壽司的熱抹茶,很香很濃,是整趟旅程中喝過最好喝的,尤其喝完時按了服務鈴想請媽媽桑加茶,沒想到她說聲知道了請稍後就轉身去泡了兩杯新的送上來,熱騰騰剛泡好的茶讓我們感受到了服務的精神。
↑上面這兩張是實際送上來的餐點,跟模型很像吧?
至於壽司嘛,大家就看圖吧,簡單的說就是每種食材除了新鮮外,都有著它獨特的口感與滋味,那些描述請參考去年寫的「政壽司食記」,我只能說旭壽司並不比政壽司差,但價錢卻少了700Y喔!
老婆的散壽司食材其實和我的特上旭壽司種類差不多(少了大TORO),吃起來的感覺是相同等級的材料,只是少了握壽司的捏工,但價錢是2/3,建議預算比較緊的朋友不見得要吃握壽司套餐,散壽司一樣可以吃到食材的美味!
風捲殘雲似地吃完後,滿意地買單,發現才八點半不到,胃還有點空間,決定走回魚真看看。
到了魚真,門口櫥窗的燈已經先關了,進去店裡問了一下還可收客,就被安排到了吧檯前,由於已經吃過一輪,所以不再點最大份的魚真握套餐,改點十貫的特上壽司(1700Y),老婆則是來了份螃蟹雜炊(650Y)。
在等待的過程中,坐在吧檯當然是能看到師傅的一舉一動啦,面前的老先生似乎是最資深的師傅(店長?),每份餐點都由他做過最後排盤、審查才交給媽媽桑出餐,這時有三份特上在他面前等候處理,但卻不知道哪裡飛來一隻大頭蒼蠅在這些握好的壽司上左吸吸、右叮叮,老先生卻忙著調整另一盤好大盤像是會席拼盤的菜,過程起碼三五分鐘,老先生不是沒看到蒼蠅,偶而輝一下手趕蒼蠅,但是牠依職沒有飛走,說真的,我好害怕等下那三盤特上壽司的其中一盤端給我...
還好,最後那三盤被送進了包廂房間,我看到我那一盤由旁邊的師傅捏好後交給老先生後很快地端給我,中間沒受到「污染」...基本上,魚真的特上握壽司也和櫥窗模型一模一樣,這是日本人最實在的地方,不像台灣常常模型照片很漂亮,端上來卻不是那麼回事。
真的要我說口味嗎?魚真的特上組合只有旭壽司特上組合的半價再多兩三百元,食材品質自然顯著有差,尤其是我才在半個小時前吃過比較好的,馬上能分辨出海膽的甜味、干貝的鮮嫩度、牡丹蝦的口感,每樣食材都是旭壽司大勝。我誠懇地建議,大家到小樽務必到名店吃吃看,儘管很多人都大推魚真說C/P值很高,甚至有人說壽司屋通的幾家名店都是搶錢,我到覺得都是言過其實了,就在今天晚上,我的舌頭告訴了我真實的答案。
老婆的螃蟹雜炊(650Y)倒是出乎意料的好,起因是因為點菜時旁邊的那組客人專吃好料,上的菜不是海膽壽司而是整盤生海膽,螃蟹肉也是剝好的直接上一大盤,看的老婆說她也想吃螃蟹,加上點不到魚真燒(賣完了)而且我們並不有錢,所以用有限的日文找到了螃蟹雜炊解解饞。分量不少,裡面的螃蟹肉也很多,松葉蟹肉的品質比昨晚吃到飽的要好上一截,比較鮮甜有滋味,熱呼呼的雜炊吃起來很過癮!
整體來說,在吃完這幾天的所有壽司餐之後,旭壽司毫無疑問是這些店家裡的第一位,對於它的價格我還滿能接受的。而魚真呢,除了旭壽司外,我認為它的排名還輸給函館的函太郎、KIKUYO跟京都的傳七,大概等於或略大於函館的500Y丼跟元祿迴轉壽司,它是一家還算物有所值的在地家庭小店,要說是超值實在太沉重。
說真的,這趟旅程我的舌頭變刁了,8/9的MUSASHI迴轉壽司我跟老婆才吃了六盤就覺得太差吃不下去,好不容易多吃個兩盤就找服務生結帳,他還很狐疑地確認兩次問我們真的兩個人只吃八盤嗎?我又不會也不敢跟他講說是不好吃呀!今天到君悅吃也是想解解饞,但是看來以後在台北可能要大失血才能解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