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了屬於自己的小房間,先幫上舖鋪好了床單,然後把NOTEBOOK拿出來整理一些這幾天的照片跟經歷,窗外不時掠過一幅幅的雪景,就這樣,看看寫寫也消磨了半個下午的時間。趕在晚餐前到了餐車找工作人員預約浴室,繳交310Y後取得了一張SHOWER CARD,淋浴間的使用時間是2200~2230,接近晚餐的沙龍車早已坐滿了人,就著夕陽餘暉用餐的滋味應該是令人難忘的吧?
在房間內取出了早已準備好的便當,可別小看它,是「和幸」的豬排便當喔(才588Y),雖然只有一點點的餘溫,但豬排卻依然美味不至於油膩,不得不佩服他們對炸物的功夫啊。吃完以後意猶未盡,正好上車前我還帶了三個儂特利的鮮蝦堡,嗯,半價優待的鮮蝦堡內餡還是有好多隻完整的蝦仁,相較台灣的麥當勞,我發現他們的蝦堡比台灣的雞堡、魚堡大了一圈,頓時有種物超所值的滿足感...
咚咚咚,在一串敲門聲過後,我的桌子上出現了一份神秘禮物,到底是什麼呢?呵呵,沒有啦,這是小姐推著販售紀念品小推車經過房間時,我一時興起所買下的紀念品,列車上還有其他的紀念品,日本人果然是滿會賺錢的!
窗外的天色慢慢地由亮變暗,接著由暗轉黑,直到再也看不見任何景物。看看時間,已經是七點多了,就在這時候我依稀認出了窗外的景物,『這不就是前幾天從青函隧道要到函館的附近嗎』?換言之,等下在一連串的隧道群後,我即將再次進入這個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
果然,1930左右開始進入隧道群,前幾天參加海底隧道見學時,搭乘的白鳥列車車室燈光很亮,所以相比之下窗外只是漆黑一片,這時,我一個人坐在房間裏,把所有燈光熄滅,再往車外看去,果然前後房間不熄燈的燈光從車廂窗戶透出,微微地幫我照亮了隧道的牆面,就這樣,我看著黑暗中連綿不絕的軌道,牆上的燈光以固定的距離閃現,我彷彿落入了無休止的輪迴...
1948,列車開始減速,原來是接近吉岡海底車站了,但由於這班車並不會停靠海底車站,所以也只是減速通過罷了,雖然我試著找出前些日子我所下車的地方,不過窗戶上的水珠、黑暗和高速度,我的努力終究無效。列車重新加速,大概在十分鐘左右,就那麼短短的幾秒鐘時間,隧道牆上間隔排列的白色日光燈突然有幾支變成綠色的,然後一隻藍色的,接著再幾隻綠色的,再下去就又是一般白色日光燈了,推算起來,可能這是海底隧道的中點,也就是最深(海面下240公尺)的部份吧?不知道有沒有人可以確認這個推測呢?
我繼續看著黑暗微光的窗外,突然間被面前疾駛而過的列車嚇了一跳,然來是會車啊,反方向的這列貨車挾帶著巨大的轟隆聲從我窗前經過,短短十秒間就消失在眼前,伴隨著TWILIGHT前進的聲音,黑暗微光的窗外再次陷入規律的輪迴,如同只是一場偶發的夢境。
2010,列車再次減速,通過了一條長長的月台,原來是接近青森這端的龍飛海底車站,和吉岡海底車站以一個個的橫向隧道洞口作為月台不同,龍飛海底有一個中長型月台,照例列車是不停靠的,而且龍飛海底車站在冬期也是不提供海底見學的參觀課程。接下來沒幾分鐘又碰上了一次會車,然後在2018左右我看到隧道牆邊有幾盞的藍色投射燈,接著就穿出了地面。
說真的,我很慶幸我做了一個好決定:關上燈然後坐在房間內整整幾乎快一個小時,什麼事都不做,就只是靜靜地看著窗外的隧道。這跟前幾天第一次穿越隧道的經驗是截然不同的,儘管相機無法留下浮光掠影,但是我真心的建議,有機會的話,你也應該把握住這一個在黑暗中觀察的機會...
我打開了NOTEBOOK,看了一集STAR GATE之後,也差不多快十點鐘了,準備好盥洗用具就往沙龍車的浴室出發,很順利地進到浴室關上門後,開始研究浴室的配備:浴室內分為更衣間跟淋浴間,在更衣間內有置衣籃、吹風機,以及最重要的讀卡機;淋浴間里則有個蓮蓬頭跟沐浴用品,在蓮蓬頭的下方是溫控龍頭與電子計時器。當你把SHOWER CARD插入讀卡機後,電子計時器會變成六分鐘,勁道淋浴間後扣上鎖,將溫控龍頭調好溫度,再按下綠色按鈕後熱水就會從蓮蓬頭噴灑出來,而電子計時器會開始讀秒倒數,隨時按下紅色按鈕可以停住熱水及計時器。六分鐘似乎不多,所以我決定今天不洗頭,但在我悠閒地洗完全身之後,卻發現計時器還有將近三分鐘的時間,沒辦法,那就繼續讓熱水流遍全身吧,在只剩下一分鐘時計時器會發出警告聲,動作慢的人可要利用剩下的時間趕快把肥皂泡沖乾淨不然就糗大了。
穿上衣服,帶了熱烘烘的身體回到房間,躺到上舖去準備說晚安,遺憾的是,儘管有了床舖,但列車的搖晃與聲響,我還是不得安眠。半睡半醒地到了凌晨兩點,跳下床,把底下的兩張座椅攤平,換到下方睡一下試試看,或許是比較平穩,也或許是真的累了,總算可以入眠了。
五點多,再次不由自主地醒來,窗外的遠方微微有著一點點的亮度,隨著時間慢慢的過去,亮度慢慢地增強,開始有了從暗藍到橘紅的顏色,最後變成了魚肚白。這段期間裏,大概所有人都在夢鄉吧?我跑到了大、小沙龍車去試著用各種姿勢、角度拍照留念,整節車廂就只專屬我一人,多麼愉快!
天亮之後,車廂開始變得吵雜了,早晨用餐的人群穿梭在車廂中,我在大沙龍車的旁邊找到了紀念印章,JR WEST提供了免費的紀念戳用紙,上面印了1502.6公里的地圖以及經過停靠的17個車站空格,你可以一個一個地把紀念章都蓋上,雖然簡單,但似乎沒有一個站、一個站親自下去蓋,也應該是種偷工減料吧?話說回來,要能清醒地通過這17個站恐怕也是件不容易的事。
沿著日本海的海岸線前進,窗外持續著日本的田園風光,偶爾經過都市時,看著上班上課的人群也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從金澤開始,陸續有人下車,這些都是北陸線上的觀光大站,我猜他們大概是要去進行未完的旅程吧?就像我,不也不會搭到終點站大阪而是在京都站就先行下車嗎?旅程的句點不一定非得是在終點吧?
通過琵琶湖畔不久後,京都站就到了,在這裡我告別了曙光號TWILIGHT EXPRESS列車,準備往最後目標:JR最高車站的行程出發,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